各位小伙伴,大家新年好。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天天开心,学业有成,家庭幸福。
前段时间,翻译哥哥做了一份动物实验的英汉方向稿件,其中碰到一个术语,叫Urinary total protein尿总蛋白。
乍一看译文“尿总蛋白”有点不舒服,就连办公软件Word也对其加上蓝色下划线,代表该术语从语法分析上有问题。
可是,不舒服的点在哪儿呢?
后来一想,可能出在总字。通常情况下,总字位于偏后位置,如存款总额、进出口总额、销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合同总价等。
当然,如果你非要表达成,总存款额、总进出口额、总销售额、总国内生产值、总合同价,语义说得通,但不太舒服,或称语感不顺。
不过,尿总蛋白确为使用频次不低的表达,各类专业网站都在用。
尿总蛋白之所以读起来有点怪,问题就在总字。“尿蛋白”本身就是术语,所以在延伸出其他相关术语表达时,不宜拆分,而尿总蛋白就是将尿和蛋白拆分开。
可问题又来了,“总蛋白”单独拿出来也是术语,又叫血清总蛋白。如将总蛋白看成独立术语,则尿总蛋白术语并未拆分尿蛋白,只是在总蛋白前加上尿字而已。
当然,英文原文本身也是Urinary total protein,这样完全对应起来表达成“尿总蛋白”也没问题,至少在汉译英时方便许多。
经检索,翻译哥哥在百度百科发现另一表达,叫尿蛋白总量,对应英文是Total urinary protein,与尿总蛋白的英文Urinary total protein基本一致,无非total在前在后问题。
可见Total urinary protein与Urinary total protein应同义,且total在前的原文还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
方才说,“尿总蛋白”译文语感不顺,而百科的说法“尿蛋白总量”是不是通顺许多?这种表达类似于进出口总额、销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合同总价,因此通顺。
医学术语就是医学术语,不以非医学人士的意志为转移,类似说法还有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之前我在刚入行医学翻译时,对有些医学术语总爱指指点点,自以为采用另一种译法更好。作为译者需要有这样的考究态度,去琢磨更好的译法,但在实际稿件翻译当中,切记采用当前常见译法,不可掺入过多擅自理解。
而且,现时今日你认为更好的译法,也许明年未来你就否定了原来的思考,因此要在稿件外思考,翻译稿件时做到机械套用常见译法即可,更有利于提高译速,按时交稿万事大吉。
本篇文章经常提到尿,有点味道,很抱歉。
最后,翻译哥哥温馨提示各位小伙伴:多喝水,多排尿,减少熬夜多睡觉。
完。